
中国海军福建舰航母近期成功完成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款舰载机的连续起降测试,官方在报道中特别强调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表述:射程之内、没有远洋。这个充满战略意味的口号究竟该如何解读?让我们从三个关键概念入手,层层剖析。
首先来看射程这个概念。中国首次提出射程之内、没有远洋这一说法,是在055型万吨级驱逐舰正式服役之时。这款被誉为海上多面手的驱逐舰拥有惊人的续航能力,单次航行距离可突破10000公里。更关键的是其搭载的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有效打击范围超过1500公里。从地理角度看,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公里,这意味着055型驱逐舰配合鹰击-21导弹,理论上可以覆盖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海域。当然,这仅仅是理论上的计算,实际作战还需要考虑制空权、制海权等诸多因素。
展开剩余54%其次是远洋的定义。在传统海洋地理学中,距离海岸线200海里(约370公里)以外的海域就被视为远洋。回顾中国海军发展历程,曾长期被外界称为黄水海军,这个略带调侃的称呼形象地反映了当时中国海军活动范围有限的状况——连近海都难以完全掌控,更不用说跨越200海里的远洋门槛了。
最后要理解岛链这个地缘政治概念。这是冷战时期西方国家为封锁中国而提出的战略构想。第一岛链距离中国大陆约200海里,主要包括日本列岛、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第二岛链则延伸至1500海里外,以关岛为核心阵地。
将这三个概念串联起来,射程之内、没有远洋的战略深意就豁然开朗了。在现代海权理论中,航空母舰就是移动的国土,其甲板就是国家领土的延伸。当福建舰这样的现代化航母组成完整战斗群——包括预警机提供空中警戒、舰载机构建防空网、055型驱逐舰担任带刀护卫,再辅以大型综合补给舰保障后勤——这样一个攻防一体的海上作战体系,以其为核心画圆,航程与火力覆盖范围内,所谓的远洋概念对中国海军而言已不复存在。这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式迈入全球海军强国的行列。
发布于:天津市倍悦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